查看原文
其他

梅兰芳收徒有多少(一段史实的说明)

刘元彤 梨園雜志 2022-07-30

刘元彤

刘元彤(1924-1997),天津人。1935年考入富社六科学戏,坐科期间已是富社中走红的青衣。1936年9月5日与李世芳、毛世来、张世孝拜梅兰芳先生为师,1937年在北平童伶选举中荣获银盾和银牌。后随魏莲芳学戏。1943年满科倒嗓。1949年入党。建国后曾任中国京剧院四团导演及艺委会副主任、中国剧协山西分会第二届副主席、山西省文化局副局长等职务。


 在江苏泰州“梅兰芳史料陈列馆”中,我看到拜在梅师门下的入室弟子竟有109人之多,深感欣慰。但是,梅氏桃李之中,经过逐一详察,也还有不确与失误之处,一直没有机会订正。可能受富连成社长我的业师叶龙章所写的《喜(富)连成科班的始末》一文笔误影响。叶师仙逝,世芳师兄与李元芳师弟也都英年早逝,世来、世孝师兄也都年事已高,所以有关四人拜师这段历史,只好由我来做点补白了。

 

梅兰芳与富社四学生之合影


 翻开举世闻名的富连成科班的史料看,坐科学艺期间内又拜别人为师,是班规所不允许的,但是,向名家名派学戏求教,还是常有的事儿,譬如在我坐科学艺期间,到尚小云家及国剧学会齐如山先生那里学戏、排戏还是经常的。科班里有相当严格的班规和契约的,凡属入科立过契约的学生,管束是相当严格的,尽管在往昔存有“一字为师”之说,从幼小就受着尊师重教的教育,但只对社长称之为师父,其他的专业老师一类称为先生,可见区分之严格,那么,为什么破格允许让李世芳等四人拜在梅兰芳大师的名下呢?


梅兰芳、李世芳师徒照


 这段往事转眼之间近60年了,1936年的春夏之交,梅先生访问苏联演出归来之后,回到北京,就有人向他反映,当年他搭班学艺的富连成科班,如今有了个“小梅兰芳”,叫李世芳,容貌、长相均极相似,戏路子也很相似,深受观众喜爱,红极一时,为此,梅先生偕同齐如山、徐兰沅、姚玉芙等专程到鲜鱼口华乐戏院,连续看了两场演出,并接见了世芳师兄,握手言欢,了解情况。不久,找叶龙章社长提出要收世芳为徒。梅先生主动提出收徒,也是破例之举,复经齐如山先生撮合,由此引起龙章师父的高度重视,经萧长华等主事人员认真商量之后,一致同意并且认为机会难得,应该破例。为了多培养一些艺术人才,于是选出彼时已露头角的学生共四人拜师,梅先生高兴应允。


 

 这四名学生是15岁的李世芳、16岁的毛世来、14岁的张世孝(后改名张世兰)、年岁最小的12岁刘元彤,但在有些史料上又多出了李元芳,有的还有冀韵兰师弟,这样就变成六名学生了,元芳和韵兰他们都是在1938年之后入科学艺的,误会出在“李世芳”与“李元芳”一字之误,至于韵兰师弟后来是否拜在梅师门下,我便不得而知了。

 

毛世来便装照


 富连成科班是以“字”排班的,但不是相同于一般学校,毕业一班再收一班,而是陆续吸收,陆续排字,按照“喜、连、富、盛、世、元、韵”到“庆”字学生一冒头,科班便宣告解散了,先后七科,800余学生,人才济济,每科均有大喜字,小喜字以及每科均有大、小字之区别,在排字上有的虽属同科,但在年龄、艺龄上却有相当的差别与距离的。

 

刘元彤之《红线盗盒》


 当时,拜师的盛况也是空前的,拜师地点设在北京绒线胡同的国剧学会,气氛相当隆重,当时在京的京剧名角名家如四大名旦尚小云、荀慧生、程砚秋、杨小楼、王瑶卿、余叔岩、徐兰沅、谭小培、郭春山、姜妙香、苏雨卿、齐如山等,以及旦角同行们齐集一堂。席间举杯祝贺、叮咛、嘱咐、恭维、答谢此起彼伏,欢快到深夜。往事历历,如在眼前,不觉60年过去了。

 

 拜师前后,正值梅师在第一舞台连续演出,为了让我们“三世一元”以及其他旦行同学都能通过看戏受到教益与提高,梅师每场演出都留出一个正面包厢供我们观摩学习。

 

张世孝之便装照


 世来师兄多演花旦戏,世孝师兄后改演小生,故此,科班里学演梅派戏也自然而然地侧重在世芳师兄与我的身上。梅派的一些代表剧目,在富连成科班演出中落户、扎根也是从此开始的。


(《中国京剧》1995年第2期)


光风霁月的梨园久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中那个

致力于寻找和分享   



怀旧

梨園雜志

微信号:liyuanzazhi

新浪微博:@梨園雜志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